兔腳蕨怎麼養?基礎照顧方法和特色

兔腳蕨近照

兔腳蕨怎麼養?基礎照顧方法和特色

兔腳蕨 (Rabbit’s Foot Fern / Davallia fejeenis) 同時擁有細緻的葉子和毛茸茸像兔子 / 蜘蛛腳的肉質根莖,讓人不僅覺得他們既幽美、可愛、又有些可怕。若你也是被這種長相特殊的蕨類吸引的話,好消息是:兔腳蕨很好養喔!讓我們來看看兔腳蕨的基本照顧和特色吧:

基礎照顧

光照

說到蕨類我們可能第一個會連想到陰暗又潮濕的森林底層,不過不要因為這樣就認為兔腳蕨不需要太多的陽光喔!雖然他們沒辦法承受太強烈的直射光也相對耐陰,但最適合兔腳蕨的光照還是明亮散射光。建議可以將兔腳蕨放在家裡朝東的窗戶前。

水份

雖然兔腳蕨也喜歡濕潤的土壤,但我發現和其他蕨類 (ex. 波士頓腎蕨) 比起來兔腳蕨對水份的要求相對比較沒有那麼嚴格。原則上我們還是盡量以表面兩個指節深的土壤乾燥後再澆水,每次澆水要澆透直到水份從盆底流出。下面會提到一些兔腳蕨的特色,就那些特色來說建議大家時不時可以幫兔腳蕨沖個澡,這樣澆水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環境濕度、幫根莖補水、和清洗葉片。

濕度

作為一個附生植物,兔腳蕨同樣也喜歡比較高的環境濕度。平時除了幫兔腳蕨沖澡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方法幫他們增加濕度,尤其是如果可以常常幫他們的葉面和根莖噴水的話會對兔腳蕨有許多幫助。

溫度

白天時最適合兔腳蕨的溫度在 21 – 24°C 之間,而到了晚上他們喜歡稍微涼爽一點的環境。盡量不要讓溫度低於 15°C 以免造成寒害。

兔腳蕨
用發泡煉石水耕的兔腳蕨
到目前為止這樣的養殖方式算是蠻容易也很成功,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動手做DIY》用發泡煉石水耕植物

特色

兔腳蕨和鹿角蕨一樣屬於附生植物 (Epiphytes),他們會攀附在樹幹或石頭上去吸取雨水或周圍土壤的水份和養份。兔腳蕨之所以會被這麼命名是因為他們生長在土表面的根莖 (Rhizome) 外表很像兔腳 (確定不是蜘蛛腳?)。雖然這樣聽起來或許有些恐怖,不過聽說有些人認為兔腳蕨可以帶來好運喔!兔腳蕨毛茸茸的根莖會順著盆器的形狀匍匐往外生長,時間久了之後幾乎可以將整個盆器緊緊包覆起來,樣子相當有趣。除了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之外這些根莖事實上會幫助兔腳蕨吸收土壤表面的水份和養份,不過千萬不要將兔角蕨的根莖埋到土裡不然可能會造成爛根。

兔腳蕨來自於骨碎補屬 (Davallia),在這個屬之下有大約40種長相相似的附生型蕨類植物,並因為外表類似網路上資料裡的名稱常常混來混去 (更不要說還要中英文對照…)。目前 The Spruce 網站上指出,除了兔腳蕨 Rabbit’s Foot Fern (D. fejeensis) 之外還有 Deer’s Foot Fern (D. canariensis) 和 Squirrel’s Foot Fern (D. trichomanoides) 等不同但相似的植物 (好多動物的腳?)。聽說兔腳蕨的葉片相對比較薄和不能儲存水份,也因此他們會需要更頻繁地澆水。除此之外,兔腳蕨的葉片也對空氣中的化學物和污染更加敏感,建議可以時不時幫他們沖個澡把葉片清理一下。

兔腳蕨

除了上面提到用發泡煉石水耕之外兔腳蕨也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法養殖,比如說和鹿角蕨一樣上板讓他們以自然的方式生長,或是種在吊盆裡方便我們從下欣賞他們毛茸茸的根莖慢慢將盆器包覆起來。

兔腳蕨的扦插方式也很好玩 – 雖然我還沒有試過,不過聽說只要找到一段帶有葉子的根莖將其剪下並固定在土壤表面他們就會生根繁殖了! 


原文網址:https://foliageandme.com/rabbits-foot-fer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